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专业代码:790303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基本学制
全日制学历教育,学制 3 年。
四、职业面向
面向养老护理员(包含但不限于失智老年人照护员)等职业,城乡养老机构服务、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等岗位(群)。
表 1 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相应的实践项目训练,使学生具备老年人生活照料、老年营养膳食与搭配、老年心理护理务实、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老年疾病与用药、老年机构经营与管理以及养老机构文书拟写与处理等能力,其他社会工作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资格。能够从事老年服务与管理先进技术应用、实施以及现场管理工作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达到如下要求:
表 2培养规格一览表
六、主要续接专业
接续高职专科专业举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民政服务与管理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智慧健康养老管理、民政管理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养老服务管理
七、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总则
学校根据《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与《贵州省职业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基本条件》制定了《遵义市汇川区江南卫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并根据行业发展,定期对教学计划进行修订,教学计划的实施严格按照《遵义市汇川区江南卫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实施管理办法》进行。
1.面向未来,适应发展
在指导思想上,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三个面向”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两个必须”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研究“大数据、大健康”环境下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影响以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的趋势,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和中职学生发展的需要。
2.基础扎实,学有专长
根据培养方向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实行综合性教育与专业方向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在文化知识、专业理论、教育、教学、教研能力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并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方面有一定专长,充分体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方向的特点。
3.四位一体,有机结合
在教学课程体系上,公共基础、专业课 2 个模块合理组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协调提高。
4.“四联五举”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按照“人才培养对接岗位需求”的要求,构建“四联五举”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推行“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四方联动,“共定目标、共建专业、共构课程、共育人才、共评质量”五大举措。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是面向基层的养老机构、家政企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培养掌握基本的养老护理技术和家政服务技能的实用性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行业、企业和社会为背景,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与院校合作模式,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学校与养老机构和家政企业等用人单位积极沟通,让用人单位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意见,包括有计划地进行行业人才需求调查,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落实学生实习实训场所,保证实训环节顺利进行;积极进行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工作,特别是与相关行业一起编制符合行业技能需求的《行业核心技术程序》教材。在寒暑假安排学生进行见习活动和调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